推广 热搜: 西红  西瓜  红薯  菠菜  白菜  供应  葡萄  芹菜  湖北  江苏 

抗虫棉在栽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

   日期:2010-10-09     作者:农业市场网    浏览:151    
核心提示: 随着抗虫棉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,广大棉区棉花产量不断提高,广大棉农经济收入不断增加。由于抗虫棉的种植,能够减少农药的投入,

    随着抗虫棉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,广大棉区棉花产量不断提高,广大棉农经济收入不断增加。由于抗虫棉的种植,能够减少农药的投入,省工省时,保护生态环境,非常受广大棉农的欢迎。但在实际生产中,发现部分棉农对抗虫棉的抗虫性,和对抗虫棉管理措施的特殊要求,缺乏全面正确了解,致使不能很好发挥抗虫棉的抗虫、高产的优势,影响经济效益,下面就抗虫棉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预防对策加以总结,供参考。

    一、播种期较晚。大部分棉农种植抗虫棉与普通棉一样,在5月20日前后浇完麦黄水播种。由于抗虫棉发芽慢,应当提前播种,一般于5月10-15日播种较为适宜。

    二、施肥量不足。由于抗虫棉苗期生长缓慢,所以按种植常规棉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,不能达到壮苗早发的要求。种植抗虫棉一般基肥用量高于常规棉1-2成,并早施提苗肥,麦收后结合中耕灭茬,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千克、尿素20千克、过磷酸钙40千克、硫酸钾15千克,现蕾至初花期每亩施尿素10千克、饼肥50千克。

    三、种植密度较小。抗虫棉与普通棉相比结铃集中,成铃率高,但铃较小,所以种植密度应比常规棉稍大些,故以每亩6000-8000株,每株留果枝5-8个为宜。

    四、病虫防治不当。据我们调查,一部分棉农认为只要种上抗虫棉,就一劳永逸,坐等收成,疏忽了病虫害的及时防治,错过了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,影响棉花产量;另一部分棉农见虫就治,不充分利用抗虫棉的抗性,成本增加,得不偿失。

    事实上,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都是转基因抗虫棉,主要抗鳞翅目害虫,如棉铃虫、玉米螟、造桥虫等,对非鳞翅目害虫和所有的病害均不产生任何作用,如红蜘蛛、棉蚜、棉盲蝽等,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增加的趋势,所以更应及时防治非鳞翅目害虫和加强对病害的防治。再者,抗虫棉对鳞翅目害虫(棉铃虫)的抗性,在苗期抗性良好,无需防治。三代棉铃虫以后棉铃虫发生期,抗虫棉的抗性明显下降,应加强虫情测报,三代以后幼虫达成20-25头/100株时,要及时进行防治。

    五、化控不科学。有的棉农根据种植普通棉习惯,在苗期就对抗虫棉进行化控,由于抗虫棉前期生长缓慢,棉株过于矮小,而影响产量。一般应在7月中旬,打顶后7天进行化控一次,株高控制在70厘米左右为宜。

    六、后期管理粗放。抗虫棉霜后花较多,但后期生长势弱,易早衰,应及时加强肥水管理,在8月上旬,每亩结合浇水施尿素5-6千克,8月下旬每隔一周根外追肥一次,喷施3000-4000倍磷酸二氢钾加1-2%尿素溶液,连续喷2-3次。在抗虫棉生长后期病虫害易滋生蔓延,特别是棉红蜘蛛会蔓延成灾,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,配合根外追肥喷施杀虫剂、杀菌剂、杀螨剂,如20%螨速杀1000倍液、1.8%阿维菌素(虫螨克)1000-1500倍液等,有条件时几种农药可交替使用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技术

推荐图文
推荐技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广告招商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京ICP备05007059号